上月苏绣定做交货 |
站内产品搜索 |
|
苏绣精品原著浅谈
苏绣精品原著问题,很多行业从事者忌讳谈,特别是目前的一些有知名度的刺绣艺人,为什么?因为担心本来买卖双方心照不宣的窗户纸一旦捅破,成为一个讨价还价的借口,利润空间就不得大幅度下降。
苏绣行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现象出现呢?形成这样的一个现象的主因是什么?而顾客又在这样的现象当中充当什么角色呢?为什么文章直指“苏绣精品”呢?
谈到了以上几个问题,就不得不从苏绣的近代历史说起,从近代的苏绣辉煌史说起。
近代苏绣的辉煌是由一名叫“沈寿”的苏州木渎绣娘带动起来的,沈寿,女,(1874-1921),原名雪芝,嫁与浙江绍兴书香世家举人余觉,后居苏州,1899年又迁居上海。婚后,夫妇俩一个以笔代针,一个以针代笔,画绣相辅,相得益彰。
1904年十月(光绪三十年),慈禧70寿辰,绣成一堂八幅的《八仙上寿》图,以及另外三幅《无量寿佛》图。慈禧见后,大加赞赏,称为绝世神品。除授予沈雪芝四等商助外,还亲笔书写了“福”、“寿”两字,分送余觉夫妇。从此,沈雪芝更名“沈寿”(具体见沈寿生平介绍、沈寿与仿真绣) 。
自此,苏绣在沈寿的带动下,踏上中国刺绣史的辉煌顶峰,一时间,苏绣家喻户晓,定单如雪片飞来。于是,艺术品变成了商品,但是变成了商品的艺术品,又如何维持其苏绣精品的质量、数量以应付那些冲着“沈寿”大名而来的定单呢?于是,一个沿袭至尽的办法产生了。那就是,每一幅绣品的署名均绣上“沈寿”的签名印章著明版权,不管是在沈寿作坊出品的,还是外发的加工绣品,作品质量统统由沈寿作坊验收后交给客户。
就是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,类似现代的贴牌销售,买卖双方心照不宣的交易,已在苏绣行业流传了一百多年。但是形成这种“贴牌销售”当初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,那种一枝独秀的局面下产生的艺术品销售是一种无奈之举,如今的苏绣是百家争鸣,百家齐放,还在沿用这样的销售方式,除了在销售方式上的落后是不是还有“愚弄”客户的嫌疑?
一个现象的存在,就表明了其存在的必然性。那又从何谈起“愚弄”,而真正被愚弄的客户又有多少呢?
真正的被愚弄的客户其实只是少部分,大部分客户本身的购买就带有明显的意图,有购买这类刺绣精品能力的客户,不是有意的留做收藏就是做为馈赠送给至亲好友,他们一是明白手工艺术品的技术含金量,二也明白著明版权的苏绣精品的质量,敢把大名绣上作品岂能没有三把刷子?
但是话又说回来,苏绣精品著明版权的作品到底值不值那么多钱??小则上万,大了几十万,几百万,这个就只有买卖双方自己知道了,因为艺术品本来就是无价的,你认为值了,那就值了,你认为不值,那就不值。归根结底,有这么多人出价卖,有那么多人出钱买,市场认同,那就是值的。
继续回到刚才的问题,真正被愚弄的少量客户是指哪些呢?在什么情况下被愚弄的呢?
其实,真正被愚弄的客户,一般是在两种情况下被愚弄,也就是俗称的“宰客”:
一、不是所有有印章署名的绣品都是好作品,是在慕名苏绣的情况下,不了解苏绣具体工艺,分不清需要购买作品的做工,又被商家混淆视听,出了高价买了普通作品。这种情况,在艺术品业,收藏界,比比皆是,要避免类似情况,只有自己小心小心再小心了。所以本文开头提出了提问,直指苏绣精品。
二、不是所有能在绣品上署名,并拥有一定规模、一定知名度的艺人出的绣品、艺品、德品都是货真价实的。苏绣行业从事人员素质曾参不齐,就算目前所谓的10大绣娘,也绝大多数是从典型的农村妇女成长起来的,基本是小学文化,甚至小学没毕业。在买卖交易过程中,一旦因为绣工质量,误工,施工偏差等原因造成损失,一甩人前艺术家的形象,狡辩、推卸责任,显现出其农村妇女鼠目寸光、素质低下的本质。实在的让人大跌眼镜。
本文并没有贬低农村妇女以及行业从事人员的意思,但是以上问题确实大量的存在,甚至发生在某些挤身所谓的10大绣娘排名者身上。所以发此文只是给广大苏绣爱好者理性的消费提供一点帮助。也顺便提醒行业从事人员,提高自身素质,修养,提升行业整体形象。
总结归纳,苏绣精品原著版权属谁?属绣品上印章的人。那究竟值不值那个价格?市场认同就值。
苏州江南绣庄 |
声明:本文原创,部分文字或全文如有转载或借鉴,请注明本站版权。谢谢合作! |
|
|